人们在四季变幻的节点举行节日庆典向神明祈祷,寄托美好的愿望。摄影家森井祯绍先生用相机记录下人们情感爆发的瞬间。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六月的三个节日,“嚓咕嚓咕花马节”、“御田植神事”和“使劲跳啊”。
嚓咕嚓咕花马节(岩手县盛冈市)
这是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向辛苦劳作的马儿表达感谢之情。
岩手县盛冈市周边古时候是著名的南部马匹产地,在江沪时期以前被用作军用马场和木场,而后又被用作耕地,当时甚至有人马同屋居住的习惯,“南部曲家”便是人马同住的典型建筑形式,可见人们对马的重视。人们爱马,专门建造了鬼越苍前神社,里面供奉了马的守护神。
“嚓咕嚓咕花马节” 是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向辛苦劳作的马儿表达感谢之情。这天农家的耕马全部休息,一大早马主一家就会用颜色鲜艳的装饰来打扮马匹,给马儿们挂上铃铛,百余匹马儿和它们的主人组成的盛装马队先在供奉马匹的守护神的鬼越苍前神社参拜,上午9:30左右出发,一路往城区缓步而行约13公里,下午1:30左右到达到盛冈市内的八幡宫参拜,全程大约4个小时。
农民朴素的爱马之情加上华丽的花马游行庆典仪式,使得花马节独具一格, 1978年被日本文化厅列为无形民俗文化财产。日语中将这个节日称为”嚓咕嚓咕花马节”,就是模仿马匹行走时发出的响铃声而命名的,这朴素悦耳的声音在1996年被日本环境厅选入”亟待留存的日本之音色风景百选”。


・时间:6月15日
・地点: 岩手县盛冈市龙泽村鬼越苍前神社
・问询:龙泽市观光协会
御田植神事(大阪市住吉区)
为祈祷一年的丰收而举办的古式庄严的祭神仪式
日本人的生活与水稻种植息息相关,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把稻苗从秧田移植到水田的“插秧”环节。庆祝“插秧”的节庆活动被称为“御田植神事”,是一个祈愿五谷丰登的民俗活动,在全国各地都有举办,但像住吉大社一样完全遵循古代做法隆重操办的却不多,所以住吉大社的御田植神事被指定为日本国家级无形文化遗产。
住吉大社的“御田植神事” 除了会举办祭祀仪式,在祭祀仪式结束后还会举办一系列其他活动,例如妇女们排起队列在田里插秧,插秧时,中央的舞台上和田畔还会表演包括住吉舞在内的各种传统文艺节目。这一活动充分表现了“插秧节”的全貌。
相传在3世纪神功皇后设立农田,创建御田之后,就有了这一仪式。
下午1点,宫司以下的神职人员,八乙女,植女(插秧苗的妇女),御稔女,风流舞者,跳住吉舞的孩子们,替植女,奉耕者等,他们在石头作的舞台上举行过祭祀活动后会来到本堂里参拜,举行祭祀典礼仪式。
神官将供奉于神前的早苗(稻苗)一一交到植女手中,典礼仪式结束后,神官会带领队伍成员前往神田。




・时间:6月14日
・地点:大作府住吉区住吉大社
・问询:住吉大社
使劲跳啊(鹿儿岛县日置市)
饱含人们美好愿望的插秧节
年轻的小伙子们身穿白色的服装,一个接一个搭靠着肩膀围成一个圆圈,在泥田中一边蹦跳一边唱歌一边喝酒,一派欢乐的景象。
关于这个节日,没有专门的文字记载,也没有口口相传的故事,谁也说不清楚这个节日来由。
“使劲跳啊”,有两层意思。其一,跳起来用脚和土起到耕地的作用,其二跳起来把农田中的害虫踩死。总之都是有利于秧苗的成长。
“使劲跳啊”就是想要告诉神明,大家是多么努力地插秧种地,祈求神明一定要保佑今年丰收。
供奉舞蹈会在鸟居前、拜殿正面、拜殿北侧、拜殿南侧、神田、八幡桥上进行表演。



Photo & Text: 森井 禎紹 (Teiji Morii)
摄影家,1941年生。兵库县三田市出身。1964年开始尝试摄影。其作品参加摄影比赛累计入选362次。1990年转型成为专业摄影师,全国各地拍摄节日活动素材。出版了《为节日干杯》、《节日之旅》、《节日》等多个写真集。目前担任社团法人摄影家协会会员、一般社团法人摄影部常任理事、兵库县身影家协会最高顾问等。